要好好把握時間遊覽...
或許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回來名古屋
乘地下鐵櫻通線來到市役所駅
出了這個出口, 步行約 8 分鐘便到名古屋城入口處
入場費500円/人
很認真地看地圖
城內整個範圍很大,由於時間關係,這次我們主要參觀了本丸御殿及天守閣
名古屋城 - 名古屋城是由關原會戰後創建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下令建造的具有代表性的平地城堡。慶長14年(1609),作為江戶幕府的東海道要地,並為防禦大阪(現大阪)方面,德川家康決定從清須(現清須市)遷府至名古屋。他命令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前田利光等北國、西國各諸侯20人負責土木工程。慶長17年(1612)年、天守閣以及各望樓的建築工程大體上完成了。之後,直到明治維新,名古屋城以德川御三家中排行第一的尾張家的居城而繁榮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昭和20年(1945)5月名古屋遭到空襲時,包括大•小天守閣,本丸御殿在內的幾乎所有的建築物被燒毀。倖免遇難的3個望樓(西北•西南•東南),3扇門(表二之門、舊二之丸東二之門、二之丸大手二之門)以及本丸殿屏風畫的大部分作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保存至今 (摘錄自名古屋城官方網站)
首先參觀了一下本丸御殿的車寄,馬車到了這裏便不能再前進,要下車進內
裏面是禁止拍照的
當時我對於日本人對文物保存的嚴謹態度還不是很了解
我走近屏風用食指輕撫了一下那金色的箔紙,立刻有工作人員提示我不能觸摸任何東西...
通往小天守閣
天守閣展示圖
地下樓層展出的金鯱模型
三樓展示了城內城下的日常生活
四樓有名古屋城的模型~
五樓就有有名的金鯱耶~~
金鯱 - 據說城堡大樑上懸掛金鯱始於室町時代前期的城堡輪廓成形期。當初,金鯱作為防火的符咒被用來裝飾大樑,後來成為城主權利的象徵。遺憾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天守閣同被戰火燒毀。昭和34年(1959年)10月,它與天守閣被重建,以其宏偉的姿態,再次展現在廣大市民的面前。(摘錄自名古屋城官方網站)
當然是要紀念一下啦
最後攀上七樓的展望室, 遠眺名古屋市
難得的好天氣 :)
哇卡卡,賣魚同黑仔都要同名古屋城合照!
匆匆的五日行來到這裏也完結了,實在有一點後悔沒多逗留一, 兩天
因為後來才發現中部也有好幾處值得去的地方
譬如金沢...上高地...
希望日後有機會可以在不同的季節再來中部, 順便探訪一下白川鄉 :)